生活在别处

交互设计师,热爱绘画、摄影、背包徒步和网络游戏、电子产品。

18种最in设计调研利器,你知道吗?——我们的第一本书《设计调研》

周莜 | 视界:

一、设计师,你是怎样做设计的?


今天的设计界似乎不太在意功能。如今的设计市场,仿佛如果谈功能就和谈现代主义一样落伍老土。那么,是否我们今天的设计就没有功能问题了呢?是否人们真的会产生良好愉悦的感受?不得而知,因为没有人想去了解过。


现状是:在现行的各个设计环节中,设计师,既缺乏对使用者的事先了解,也缺乏对使用者事后反馈建议的收集。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设计师,依据了什么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的设计功能合理?


我们的设计已经离开使用者,走得太远太久。也许,我们的设计师也可以这样做设计:在设计之前,了解和研究使用者;在设计之后,请使用者帮助我们作测试,提供反馈建议。




二、18种最in设计调研利器——《设计调研》


《设计师,你是怎样做设计的?》这篇文章出自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戴力农教授,她也是我研究生时期的导师,《设计调研》一书的主编。


时隔5年,在腾讯从事设计工作时,有机会和戴老师,以及其他来自三星、SAP、阿里巴巴、搜狐、大众点评的用户体验从业者一起编撰此书,不胜荣幸。我们尽绵薄之力,斗胆将工作中的经验汇总给设计研究爱好者。不足之处,也请读者多多反馈给我们。


关于设计调研,到底调研什么,调研的内容如何分析,甚至调研的结果如何能转化到设计上,这些都是很多人的疑惑。这本书为揭开这些疑惑,抽丝剥茧,条理性地梳理了以下三步流程:


那18种最in的设计调研利器具体是什么,和这三步流程有何关系?




数据收集的7种利器


收集数据的过程即从无到有:从调研对象(用户)那里获取详细的原始数据,为便于后期进行数据分析,可将原始数据整理编辑为word、excel等格式。设计进入用户体验阶段后,对原始数据的采集手段也需更加多元,更加注重定性地了解用户。


《设计调研》一书主要介绍7种数据收集方法:除了传统的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之外,还介绍了观察法、焦点小组、头脑风暴法和自我陈述法。


[数据收集]举例——观察法


观察法:一开始接触观察法,我们都会疑惑:到底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并记录?


这里介绍一种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使用的POEMS框架。POEMS框架指导观察者在设计观察的时候,该观察什么,怎么记录并考虑后期的整理分析。其POEMS代表5个方面:



  • P代表People,即被观察者;


  • O代表Objects,指观察时看到的物体,尤其指与被观察者相关的物体,如产品本身,在操作产品的过程中牵涉的物体;


  • E代表Environments,指观察内容所处的环境;


  • M代表Messages,指被观察者事件过程中,可能相关的信息,比如打开电视时,开关的红灯就亮了。微波炉加热食物结束时会有“叮~”的提示声。


  • S代表Services,指被观察者在事件中,可能涉及的服务,比如咖啡馆里的人们,需要Wifi上网,这里的Wifi就是一种服务。如果没有提供这个服务,人们的行为会有所不同。



除此,书中针对每种数据收集方法都详细介绍了步骤、技巧、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案例等,方便每位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数据收集方法的概要。




调研分析的11种利器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数据收集,我们已经获得了详细的原始数据,但如何将调研收集来的数据加工成为指导设计的研究结论,还需要掌握调研分析利器。


11种调研分析利器中,偏定量分析的有:数据对比分析、网站数据分析、知觉图&鱼骨图、可用性测试、A/B测试、用户点击行为、流量转化率&跳出率,这些利器多用于企业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对于发现目前产品问题,如何改进产品设计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偏定性分析的为:卡片归纳分类法、情景分析法、人物角色法及故事板法,这些对于指导新产品或概念性产品的设计有很大的作用。


[调研分析]举例——用户点击行为分析(腾讯应用中心首页改版)


腾讯应用中心首页改版的调研分析如下:通过横向比较新版应用中心首页各灰度迭代的版本同原有/旧版首页中各个内容模块中点击总量和点击率的变化,发现了如下一些设计上值得注意且能借鉴参考的点。


清晰简洁的界面框架有利于用户更容易关注到内容本身,从而让他们更容易注意到并点击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主体布局和三栏至两栏页面结构的简化,让用户清晰地感知到界面上所展现的各单元模块并有比较明显的印象。此外,由竖至横的导航的改进,让进入各分类页面的流量最高得到了25%的增长。关于应用中心首页更为详细的设计就不先剧透了,针对每种调研分析利器,书中几乎都有详细的案例应用介绍,让你一次大饱眼福。




三、研究结论如何指导设计——设计洞察


18种设计调研利器,或偏定性或偏定量,定性的方法主要用于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主要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而定量的方法通常是对定性发现问题的验证,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常用于发现行为或事件的一般规律。在产品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因此选择的方法类型也就不同。


[设计洞察]应用案例——淘宝指数


“淘宝指数”的定位是消费者数据研究平台。目标用户为数据爱好者、咨询公司的分析团队和品牌商的市场部。(“淘宝指数”通用版的目标人群侧重数据爱好者,网址:https://shu.taobao.com)


产品定义阶段——故事板


在产品定义的过程中,可以用故事板来描述用户使用场景和主要的使用流程。不需要画得很精美,目的在于把问题描述清楚。帮助团队里没有参与调研的同事建立对真实用户的认知,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让真实用户的形象从抽象变得具体。


交互和视觉设计阶段——多种测试方法


进入交互细节与视觉设计阶段,可以进行可用性测试、眼动测试、多方案对比等多种测试方法。调研手段的选取视具体需求而定,不要拘于形式,更不要为了调研而调研。有时候,快捷的电话调研比绚丽的调研方法更有效。


产品上线阶段——用户反馈与数据检测


当产品上线后,千万不能松懈,这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建立用户反馈渠道、维护用户群、后台数据的监测、出现异常时的报警机制、埋点记录用户行为等都是很必要的。



调研不是目的,是手段,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使用的方法。互联网产品是迭代出来的,不是规划出来的,在产品初期不要陷在规划中。针对核心需求,快速地做一个小demo出来见用户,才能知道这个方向是否正确。




《设计调研》


主编:戴力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价格:35.4元


亚马逊去购买






评论
热度 ( 52 )

© 生活在别处 | Powered by LOFTER